查看原文
其他

重庆棒棒,永不消失!

那城的城城 那一座城 2021-11-18

上个月,我们专门去了一趟重庆。

目的是为了寻找“一群人”。

他们,是重庆一张“特殊”的城市名片,山城的脊梁,至今屹立不倒……


他们是,重庆棒棒军

重庆是山城,出门便是爬坡上坎,以前想搬运货物是件极其困难的工作。

于是帮人搬运东西的棒棒军这一职业,应运而生


一开始没怎么看到人,还以为他们已经消失了……

在重庆的新地标朝天门附近,华灯璀璨,有无数年轻人在打卡拍照。

几百米之外的距离,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世界。

棒棒们在拥挤逼仄的批发市场里,人头涌动的步行街里,静待人们上前询价。


“棒棒!”“来咯!”

上世纪90年代,这个对话响遍重庆的大街小巷。

几十万名靠着一根扁担为生的棒棒,迎来了职业辉煌时刻,和重庆这座城市绑在了一起,成为一张“不褪色”的名片


曾经重庆的街头,一度都是棒棒军的身影。

如今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日渐萎缩……“下一代肯定不会扛了……”

重庆新了,棒棒老了。“名片”的意义,只有老一辈重庆人才懂得。



01
讨生活的滋味?棒棒最懂

2010年父亲节,有一张照片火遍了网络。

让全国人民的目光都留在了棒棒这群人的身上,照片里的男人叫冉光辉,是重庆数不清的棒棒里的一个。

也是最普通的一个。

他被拍下这张照片时,正在朝天门附近“讨生活”。

叼着一根烟,拉着3岁的儿子,扛着100多斤的货物走在朝天门附近批发市场的梯坎上。


就是这张照片,让很多人知道了重庆有“棒棒”这一职业。

也记住了棒棒们在重庆讨生活时,最真切的一面:

肩上扛着的是家庭,嘴里叼的是自己,手上牵着的是未来。


冉师傅常逗留的朝天门,变成了崭新的重庆地标,吸引很多来打卡的人。

但几乎没有外地人知道,这是棒棒们的聚集地。


曾经,重庆市里有20多万个棒棒在这边讨生活。

那时候,街上一半以上的人都是拿着一根扁担、缠着一捆麻绳、脚踩一双解放鞋在等活儿的棒棒,人们从来不用担心东西送不到给对方或者搬不回家。


1997年,千禧年来临之际,重庆正式设立为直辖市。

电视剧《山城棒棒军》也在同年上映。


这部片子在豆瓣上9.4分。

没有豪华的场景和演员,却真实地反映了老重庆棒棒们的市井生活。


他们相貌平平,没什么文化,但为了家里人生活质量更好,每天在城里揽活,刮风下雨才用一根扁担来往上走。

这个,就是重庆棒棒们的讨生活的写照。

几十年过去,棒棒军的人数已经不足1万,且大部分棒棒都在50岁以上。

有人说,“这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行业。”


重庆的夏天,是出了名的“火炉”。

必备的防晒霜、扇子、帽子……棒棒一律不用,顶多是捡块纸皮扇扇风,“顾不上这些,干活要紧。”

他们肤色黝黑,大概是因为在阳光下晒了很多年的缘故。


也不是人们印象中“挑夫”的形象般高大。

大多数人都不高,还有些瘦弱。

大多数人来自偏远山村,在郊区或市里棚户区租房,每天工作就是搬运、扛货。

每次扛货少则几十斤,重则一两百斤,每天走个几十里路都是常有的事儿。


天刚亮就往市区的商圈里赶,等城里的人们入睡了他们才回家。

要是回家的车没了,哪里平坦就睡在哪里,日复一日。


棒棒喜欢人多的地方,因为有人的地方也许就需要帮忙。

每天用力气换生活的他们,也许从来没有逛过商场,也没有感受过两手拎着重重的东西,并且都属于自己的那种快乐。

他们不怕脏也不怕累,最怕没活儿。因为没活,就没有钱。

讨生活的滋味,棒棒最懂。


要实在没工作,他们就在一旁坐着抽烟。

只要有人走近立马就掐掉烟,拿着自己的扁担上前,询问是不是要找棒棒帮忙搬东西,一旦被拒绝后又会坐回原来的地方,静待下一次询问。



“我们这个职业在消失。”
“当了13年棒棒,活也越来越少了。”
“现在街上很多跑腿、货运公司,有时候饭钱都赚不到。”

因为大多数时候入不敷出,所以他们有人天天吃馒头,或者干脆不吃晚饭,吃中午的剩饭。


其实在重庆,能找到比棒棒更轻松的工作,收入也更稳定,至少三餐温饱。

也有人试过不做棒棒,改行做服务员,工作了一周又回到老地方当棒棒了。“浑身不习惯,还是喜欢干棒棒这行。”

在他们心中,别人说什么话,都比不上一句熟悉的“棒棒儿!”



02
江湖义气?棒棒最懂

有人会看不起棒棒。

觉得他们年纪大,没文化,衣服也脏脏的,还只会靠“蛮力”生活。

很多棒棒说,在他们那群人里,就算是在重庆做棒棒做了十几年,也很少会把重庆当成自己的家。


在新时代的发展之下,重庆早已不是那个贫穷的城市了。

这里不再缺少人气,就算不是节假日,街头仍是人群挤挤。

搬来重庆定居的人越来越多,有人不找搬运公司,特意找到棒棒们帮忙。

可一见到真实的棒棒时,又皱起眉头。


“电视剧里的那个棒棒,说不出我们的辛酸。”
“很少人看得起我们,我们什么都不会。”
“说好的10块搬一趟,搬好了扔给我5块钱,说搬得不好,就像我们是乞丐似的。”

很少人知道,棒棒这个职业里有行规。

只要是答应了要搬到的地方,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送到,不能私吞。

为的就是棒棒的尊严和自己的良心。

2018年,新闻报道过,重庆一名70多岁的棒棒杭永林被人骗走了1000多块。


没过多久,他收到了630元现金和一封忏悔信:

“常常‘睡不着壳(瞌)睡’,剩下的等我有钱了在(再)给你,还差510,以后再也不搞坏事啦,当一个有道德的坏蛋,还不如做好人。”

偷走棒棒钱的人,后来无意中看了一部关于棒棒的纪录片,才明白棒棒的不易,把钱偷偷还给他。



因为棒棒群体的分布很散,没有人来统一他们的日常。

但每个人都有一份义气。

因为他们都是从单打独斗,变成有“同伙”:

会有人主动棒棒里的“领头大哥”,见一个棒棒,就加一个棒棒的联系方式,有微信的就加群,没有微信的就记下手机号码。

只要有活,优先考虑那些跟他说过最近急钱用的那群兄弟们。


就算没有见过面的两个人,都能互相理解。

急用钱就转过去了,下个月有钱了再还。然后,再去挣今天的饭钱。

要是接到大单活儿,得到人数和需求之后……

你就可以在朝天门附近看到由一个人领路,身后跟着十多个人,人手一根扁担,从人群中穿过的景象。

也可能你不会留意到他们,因为你不需要他们,但“他们又去赚钱了。”


很多时候,他们并不是以“棒棒”的身份存在的。

超市、货仓需要搬货……搬家、送器械、打包东西……哪里需要力气,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。

在老板们心中,棒棒是帮忙的第一人选,风雨无阻,一个电话随叫随到。

“哪天缺人了,20分钟,棒棒就能到,比嫌苦嫌累的年轻人好多了。”

山城迎来巨变,交通和运输方式也发生了改变,这张名片也开始显得有些褪色。

但总有人会城市的旧时光里,那就是棒棒。



03
重庆的名片?棒棒最懂

“好座重庆城,山高路不平,离了棒棒军,急煞城里人。”

这是80年代的山城童谣。

很多年前,重庆曾经举行过城市名片的评选。

然而,极具山城特色的“棒棒”群体没有入围,是因为觉得对这个群体的「美誉度」不够,无法入围。

消息一出,不但引发了本地市民的争议,也让很多外地人替棒棒不甘心。


棒棒这一角色,早已融入了重庆这座城。

即便没有得到官方承认,但在重庆人心里,棒棒才是人们没有留意的,却又最最重要的一张城市名片。

一根扁担、一捆麻绳、一双解放鞋,这就是一个重庆棒棒的一切。

未知的重量,看不到尽头的路,被汗水浸湿的身体,也是他们的一切。

一个人在山城,挑过春夏秋冬,挑着人们对最初山城的记忆,以及自己的时间、年华,甚至是悄悄逃走的青春时刻。


每个人都想来重庆,来了又走了。

留下的只有棒棒,拿起了这根扁担,就没过要放下。

为什么不放下?
每个人都有一个“必须要做棒棒”的故事。

也许家里老人要赡养,想孩子能上好学校,把家里房子修得漂亮些,或者是活着……

种种目的,让他们的肩头承担着一般人不能承受的重量,挺起硬脊梁,即便卑微,也有尊严地活下去。


冉师傅至今,做了十多年的棒棒。

平均一年下来,要扛350吨左右的货物,这十多年来,他在重庆的大街小巷里,扛过了将近4000吨的货物。

他就这样,日复一日地扛着,硬是为一家人扛出来了一套房子


当年那张照片走红网络时,身旁的儿子冉俊超才3岁。

现在,已经上初二了,成绩也名列前茅,还当了班长和历史课代表。这让冉师傅特别开心,觉得这十多年来的“重压”一点也不重。

13岁的冉俊超,继承了父亲的优点,可以搬起七八十斤的货物。

尝试着像爸爸一样扛着货物的他,觉得这份工作并没有那么卑微,是为社会做贡献,希望爸爸早点退休


有人问冉师傅,打算干到什么时候。

前些年他会说:“说不准”。现在有了新的答案:十到十五年吧。等孩子长大了,应该可以歇息了。


也许,棒棒军这种职业可能会消失。

但又不会真正消失,因为他们勤劳勇敢的精神,这种坚韧的底层文化,和对生活拼了命努力挣扎向上的精神,一定会在城市的另一个地方,用另一种形式,热气腾腾地“生活”着


· END ·


【资料参考】

1. 重庆棒棒,3200万山城人永恒的记忆,作者“优小Mou”

2. 你们还好吗?重庆棒棒,作者“重庆er”

【版权说明】

本文图片来源公众号“那一座城”,版权归作者所有



那城本期好物安利



商务合作

微信/电话: 13392316112  城城


电商合作

微信/电话: 13688913816  Mia


 别忘了点个“在看”👇🏻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